涉及单位:吉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龙岗区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近日,南都报道了龙岗区吉华街道里城玺樾山小区多户业主疑似凿穿避难层公共空间楼板实施违法建设一事。当地执法队随即连夜拆除避难层墙体,展开执法行动。据吉华执法队通报,目前已确认该小区 6 户存在违法建设行为,已责令相关住户自行拆除违建并限期恢复房屋原貌。同时,执法队约谈了该小区开发商及物业公司负责人,要求开发商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小区内违法建设的监管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吉华街道执法队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透露,前期之所以难以快速甄别该小区住户的违法行为,主要受龙岗区住建局提供的竣工验收图纸误导。该图纸显示,避难层 01、06 户型对应的位置为完全封闭的独立空间,由墙体隔绝。然而,南都报道此事后,执法队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调取的竣工图纸却明确显示,上述两处并非封闭区域,而是两道消防门。这份 “姗姗来迟” 的权威图纸,成为执法队 “破墙而入” 的关键依据。“我们这次是冒着巨大风险才决定砸墙的。” 一位执法队负责人坦言。
针对两份竣工图纸的显著差异,南都记者先后联系了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区住建局核实情况。龙岗区住建局回复称,该小区避难层在竣工验收时符合设计要求,且经过五方责任主体单位验收合格。但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备案后,物业服务单位(深圳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擅自将避难层防火门全部封堵,此行为已违反相关消防管理规定,该局已责令物管立即拆除封堵物,恢复防火门原状及使用功能。同时,龙岗区住建局强调,部分业主私自违建、非法占用避难层公共空间的行为涉嫌违法,已移交相关职能单位依法查处。
由于避难层属于高层住宅的公共逃生空间,直接关乎公共利益,该事件已触发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启动机制。7月下旬,龙岗区人民检察院已赴现场调查,并向吉华街道执法队发出调证函。目前,该事件是否符合公益诉讼立案条件,检察院仍需进一步调查核实。南都将持续追踪事态进展。
业主报料
避难层暗藏违建 执法行动启动
今年7月,里城玺樾山小区 3 期多名业主反映,自年初收房以来,陆续发现小区避难层存在被占用现象。业主李先生(化名)介绍,该小区 3 期共有 4 栋 40 层超高层建筑,每栋的 9 层和 25 层为避难层,被占用的位置均对应避难层的 01、06 户型,且外围被厚墙封堵,“外人根本无法知晓内部情况”。
“一开始我们也只是怀疑。” 李先生回忆,一次偶然机会,有业主进入施工现场,眼前景象令人震惊:避难层楼板被凿穿,下方架设铁制楼梯,可通过楼梯进入上层避难层空间,俨然被改造成上下等面积的复式结构。
7 月中旬,吉华街道综合执法办公室向该小区十余户涉嫌违法建设的住户发出协查通知书,并对存疑住户采取停水停电措施,以遏制违法行为蔓延。但南都记者走访发现,该行政手段效果有限,仍有多处避难层空间在暗中施工。
7 月 24 日,南都 N 视频记者跟随执法队员进入现场,发现包括复式楼梯在内的违建已基本拆除,现场堆满建筑垃圾,墙面残留的灰色瓷砖显示,此处违法施工已近尾声。
现场直击
执法队连夜破墙 6处违建现原形
南都N视频记者从吉华街道执法队获悉,高层住宅避难层被占用事件披露后,执法队连夜开展清查工作,并于当晚凿开避难层 01、06 户型对应位置的厚墙。让执法队意外的是,厚墙背后另有 “天地”—— 墙后不仅保留着完整的消防门、消火栓,还有消防水管喷淋系统。
南都 N 视频记者再次走访时看到,避难层 01、06 户型对应的墙面已被凿开大小不一的洞口,洞后均有一扇厚实的消防门。记者推门进入后发现,多处楼板被凿穿,有的刚被凿开(或用利器切开),仅用木板简单遮盖;有的刚用水泥封堵,水泥颜色新鲜;还有几处,工人正在开发商 “监督下” 焊接楼板原有钢筋,准备浇筑水泥填充被凿穿的部位。记者同时注意到,多处被占用的避难层空间内,消防水管喷淋系统、消火栓已遭拆除。
执法队负责人表示,经核查共有 6 处避难层空间被侵占,已要求住户在 7 月 25 日前拆除违建并恢复建筑原貌;对拒不配合的住户,将启动立案程序并依法强制拆除。
调查追踪
图纸误导执法 真相藏在厚墙之后
“我们这次是冒着巨大风险才决定砸墙的。” 一名执法队员事后向南都 N 视频记者透露,前期执法工作因龙岗区住建局提供的竣工图纸存在偏差,导致无法快速认定违法事实及数量。据龙岗区住建局提供的图纸显示,01、06 户型对应的避难层位置与电梯门之间为墙体,这意味着,在未获得业主同意的情况下,执法队无法进入该避难层空间,执法工作一度陷入被动。
因此,在记者第一次走访现场时,开发商和小区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曾言之凿凿地表示该区域为“结构空腔”,并有竣工图纸为证。该说法也出现在吉华街道执法队对媒体的首次回应中,依据同样是查阅相关材料,后记者证实该材料即为龙岗区住建局提供的竣工验收图纸。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的图纸清晰显示,阻隔 01、06 户型对应避难层位置与电梯门的并非墙体,而是可正常通行的消防门,内部还规划有阳台和窗户,显然不符合封闭区域的特征。“图纸标注清晰可辨。” 为确保万无一失,破墙前,吉华街道执法队负责人特意敲击消防门所在位置的墙面,辨别出与旁边实墙不同的手感和声响。随后,在负责人指令下,贴着灰色瓷砖的墙体被砸穿,尘封已久的消防门得以开启。
最新动态
检察院介入调查 调证函已送达执法队
据公开信息显示,里城玺樾山花园10-13号楼位于龙岗区吉华街道,开工日期为2020年6月29日,竣工日期为2024年12月27日。项目占地面积6万㎡,总建筑面积18万㎡,造价5.04亿。项目建设单位为深圳市深岛实业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深圳市中行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物管单位为深圳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相关要求,建筑高度超过 100 米的公共建筑,应在低于 50 米处设置避难层(间);当避难层(间)净面积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要求(5 人 / 平方米)时,可兼作设备层,但需满足极高的消防标准。
采访中,一名自称开发商深圳市深岛实业有限公司的员工向执法队员表示,该区域原计划由开发商用作办公室,但因担心(阳台)存在安全隐患,故砌墙封堵。对此,南都N视频记者多次联系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双方均未接受采访。
由于避难层属于高层住宅的公共逃生空间,直接关乎公共利益,该事件已触发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启动机制。7月下旬,龙岗区人民检察院已赴现场调查,并向吉华街道执法队发出调证函。目前,该事件是否符合公益诉讼立案条件,检察院仍需进一步调查核实。
执法队回应
约谈责任方督促整改 违建已基本恢复原貌
日前,吉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接受南都 N 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队高度重视里城玺樾山花园部分住宅涉嫌占用避难层违建的线索,接报后立即对小区内被举报的住宅展开调查。由于涉事住宅为新房,业主尚未入住,调查过程中部分房间无法进入。至 7 月 16 日,经入户勘验,确认 6 户存在违建行为。
执法队明确,对该小区业主的违建行为,责令其于 2025 年 7 月 25 日前消除违法行为、恢复建筑物原貌,逾期未整改将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同时,执法队约谈了小区开发商及物业公司负责人,要求开发商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小区内违法建设的监管,并责令开发商 1 日内恢复避难层被封堵消防门的原貌。
据执法队通报,7 月 25 日,执法人员对该小区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认涉嫌违建的住宅均已恢复原貌,封堵消防门的墙体已拆除,消防门恢复通行功能。
执法队表示,为防止业主再次违建,已对小区进行全面排查,目前暂未发现新的违法建设行为。
区住建局详解三大焦点问题
非法占用避难层 擅自封堵防火门 归档竣工图存在错误
针对避难层被非法占用及竣工图纸存在出入等问题,龙岗区住建局作出专项回应:
其一,关于避难层空间被非法占用问题。该局称,经核查,该项目避难层在竣工验收时符合设计要求,并通过五方责任主体单位验收。项目竣工交付后,部分业主私自违建、非法占用避难层公共空间,此行为属于业主违法,该局已移交相关职能单位依法查处。
其二,针对避难层防火门被封堵问题,该局表示,经核查,避难层防火门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已按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到位。但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备案后,物业服务单位(深圳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擅自将防火门全部封堵,此行为违反相关消防管理规定,该局已责令物业立即拆除封堵物,恢复防火门原状及使用功能。
其三,关于竣工图与施工图中避难层防火门位置做法不符问题,该局称,经核查建设单位归档的竣工图,发现其中关于避难层防火门的位置及做法信息,与最终按图施工的实际状况及施工图设计文件存在不一致(即归档竣工图有误)。龙岗区住建局城建档案室已责令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重新核查,要求建设单位在确认图纸信息准确无误后,按规范流程修正竣工图并重新提交归档备案。
龙岗区住建局在回应中强调,该项目避难层竣工验收时功能完备、符合要求。目前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三方面:部分业主非法占用避难层空间(已报执法部门查处)、物管擅自封堵防火门(已责令立即恢复原状)、建设单位归档竣工图存在错误(已责令核查修正并重新归档)。该局将持续跟踪上述问题的整改落实,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公共空间合法使用、工程档案准确完整。
守护 "生命方舟" 需筑牢制度防线
这场违建风波暴露出的隐患远超墙体与图纸的差异本身。避难层作为超高层住宅的 “生命方舟”,其每一处改动都可能在火灾等紧急时刻酿成致命后果 —— 被拆除的消防喷淋系统、封堵的逃生通道、凿穿的承重楼板,每一项都直接触碰消防安全红线。
更值得警惕的是图纸矛盾背后的监管盲区。作为保交楼项目,竣工验收档案的权威性本应不容置疑,却出现 “非避难区” 与 “架空休闲建筑” 的定性冲突。这种技术性误差,是否为后期侵占公共空间埋下伏笔?
龙岗区检察院的介入,或将揭开这些疑点。但公众更关心:如何杜绝 “图纸打架”“监管滞后” 的现象,让避难层真正成为不可触碰的安全底线?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陈文才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可靠股票配资公司,头牛网配资,优羊二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