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外交部宣布,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将在7月24日访华,并且将得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这趟北京之行,表面看是场例行的外交活动,但人们都知道,他们是被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和迫在眉睫的现实压力,联手“推”过来的。当大众电动车在欧洲销量像坐了火箭似的飙升89%,把昔日霸主特斯拉远远甩在身后,当中欧之间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贸易往来川流不息,再傲慢的政客也得低下高傲的头颅。
欧盟领导人低头匆匆来访的背景板上,清晰地印着三重压力。特朗普的钢铝产品关税,已经砸在欧盟企业的头上。未来的汽车关税悬在头顶带来阵阵寒意。欧洲东部的战场态势同样逼人,俄军在乌克兰步步紧逼,剑指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这座枢纽要地,欧洲的安全神经绷紧到了极致。但最深远的痛点,是产业空心化的趋势难以逆转。就算冯德莱恩再如何嘴上念叨“去风险”,也抵不过利润报表和股东意志。
大众在欧洲电动车市场这场漂亮的翻身仗,源自“中国制造”的实力。半年前还风光无限的特斯拉,在欧洲可是结结实实栽了大跟头:上半年销量暴跌超四成,市场份额萎缩到可怜的1.2%,完全被挤出舞台中央。大众纯电车型销量冲到近35万辆,同比暴增89%,一举拿下28%的市场份额。
拿到这份成绩单有两个关键点:不可或缺的中国稀土,让大众的生产链条稳定运转,核心技术研发没有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中国大脑”,和中国企业联手开发的智能车机系统,彻底治好了欧洲用户一直抱怨的车机“老年痴呆症”。大众从15万起跳的斯柯达到150万的保时捷,产品线全覆盖的打法,让特斯拉招架不住。就连欧洲最大的租车公司Sixt采购的电动车,超过一半都挂上了大众的Logo。这背后没有中国伙伴的技术合作和供应链深度支持,单靠欧洲本土力量是做不到的。
这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的台前幕后,中方手中稳稳握着几张关键王牌。绿色能源转型的加速按钮已经部分掌握在我们手里,西班牙的大型氢能项目就是例证,中国的光伏面板配以欧洲的电网改造,可以将当地减排成本有效降低三成。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规则制定也绕不开中国,欧盟内部何尝不羡慕中国80%以上的移动支付渗透率?但要实现技术互惠,数据安全和跨境流动的规则,必须基于共同协商。作为乌克兰危机的调解人,中国作用也是无法忽视的。
当然,某些欧洲政客骨子里那份源自老牌工业国的优越感,时不时还是会发作一下,冒出些基于刻板印象乃至种族主义的杂音。但冰冷的市场现实就像一盆冷水,常常把他们浇醒。欧洲曾幻想的“技术换市场”算盘早已破产,奥迪Q6e在核心环节用着来自中国的电池技术,支撑全球布局;德国巨头拜尔斯道夫在上海建立的数字化创新中心,成果直接反哺其欧美本土业务。离开了中国雄厚的供应链支撑和澎湃的技术创新能力,欧洲的工业车轮,真的难以顺畅转动。欧盟的政客们,无论情愿还是被迫,都要踏上自己的东方之旅。
可靠股票配资公司,头牛网配资,优羊二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