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作为杂食性动物,其营养需求需满足生长发育、日常活动、生理代谢及健康维护等多方面需求。以下围绕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预混料(含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酶制剂、益生菌)和水六大核心维度,详细解析犬的营养需求要点,助力养犬者实现科学喂养。
蛋白质是构成犬肌肉、皮肤、毛发、酶、激素及免疫细胞的关键成分,对犬的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至关重要,是犬不可或缺的 “第一营养素”。
1. 组织构建与修复:无论是幼犬的骨骼肌肉生长,还是成年犬术后伤口愈合、换毛期毛发再生,都依赖蛋白质作为 “原材料”,确保机体组织的完整与健康。
2. 免疫保障: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离不开蛋白质,充足的蛋白质能增强犬的免疫力,帮助其抵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降低患病风险。
3. 代谢调节:犬体内众多酶和激素的本质为蛋白质,这些物质参与能量转化、物质合成与分解等代谢过程,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需求因犬的生理阶段不同存在差异,具体标准如下:
• 幼犬期(0-9 月龄,大型犬可延长至 12 月龄):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对蛋白质需求较高,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需≥22%,以满足骨骼、肌肉等组织的发育需求。
展开剩余91%• 成年期(1-7 岁,大型犬为 1-6 岁):生长发育停止,需求相对稳定,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18% 即可维持日常生理活动。
• 老年期(小型犬≥8 岁,中型犬≥7 岁,大型犬≥6 岁):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且易出现肌肉流失,需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可提升至 25%-30%,减少肌肉损耗。
• 特殊阶段(妊娠 / 哺乳):妊娠后期(5-9 周)和哺乳期的母犬,需为胎儿发育和乳汁分泌提供营养,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需≥22%,甚至可提高至 25%,确保母犬与幼犬健康。
犬对蛋白质的来源接受度较广,可采用 “动物蛋白 + 植物蛋白” 混合搭配的方式,提升蛋白质利用率:
• 动物蛋白:鸡肉、牛肉、鱼肉(如三文鱼、鳕鱼)、鸡蛋、无乳糖乳制品等,这类蛋白氨基酸组成更接近犬的需求,消化吸收率高,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 植物蛋白:大豆、豌豆、谷物等也含有蛋白质,但单独使用时氨基酸种类不够全面,需搭配动物蛋白,如鸡肉与大豆蛋白结合,可实现氨基酸互补,满足犬的营养需求。
脂肪是犬能量密度最高的营养素,1 克脂肪可提供约 38 千焦能量,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 2.2 倍左右,同时还具有维持皮肤健康、保护内脏及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等重要作用。
1. 能量供给:对于高活动量的犬(如工作犬、运动犬)、处于寒冷环境中的犬,以及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犬,脂肪能快速提供大量能量,满足机体高消耗需求。
2. 皮肤与毛发健康: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α- 亚麻酸)可维持犬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少皮肤干燥、皮屑生成,使毛发柔顺有光泽,预防脱毛问题。
3. 内脏保护与维生素吸收:脂肪在犬体内可形成脂肪垫,缓冲外界冲击,保护心脏、肝脏等内脏器官;同时,脂肪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溶解与吸收,确保这些维生素发挥生理作用。
• 幼犬期:生长发育快,对能量需求高,干物质中脂肪含量需≥8%,为机体生长提供充足能量。
• 成年期:日常活动量稳定,干物质中脂肪含量≥5% 即可,若为高活动犬,可适当提升至 15%-20%,但需注意避免过量,以防肥胖。
• 老年期:代谢减缓,活动量减少,为预防肥胖和胰腺炎等疾病,干物质中脂肪含量需控制在 5%-8%,且选择易消化的脂肪来源。
1. 动物脂肪:鸡油、牛油、鱼油等是优质选择,其中鱼油富含 Omega-3 脂肪酸(EPA、DHA),不仅能提供能量,还可减轻关节炎症,对老年犬的关节健康有益。
2. 植物脂肪: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等含有亚油酸和 α- 亚麻酸,可少量添加到犬的食物中,与动物脂肪搭配,实现脂肪酸均衡摄入,但需注意用量,过量易导致腹泻。
碳水化合物虽非犬的必需营养素,但作为经济实惠的能量来源,对犬的日常活动和肠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是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 能量补充:碳水化合物在犬体内可分解为葡萄糖,为犬的日常行走、奔跑、玩耍等活动提供基础能量,且能减少蛋白质被当作能量消耗,实现 “蛋白质节约作用”,让蛋白质更多地用于组织构建与修复。
2. 肠道健康维护:碳水化合物中的膳食纤维(如纤维素、果胶)可促进犬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预防便秘;同时,膳食纤维还能被肠道菌群发酵,产生有益物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环境。
犬对碳水化合物无明确的 “最低需求”,但通常需占日粮能量的 30%-50%。不同生理阶段的犬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略有差异:
• 幼犬期: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需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适当减少,避免增加肠道负担。
• 成年期:可根据活动量调整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活动犬可适当增加,满足能量需求;室内犬活动量小,需控制摄入量,以防肥胖。
• 老年期:消化功能减弱,建议选择高纤维、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燕麦、南瓜等,帮助维持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优先选择易消化、低致敏的碳水化合物,具体如下:
• 谷物类:大米、燕麦、小米等,这些谷物煮熟后质地软烂,易于犬消化吸收,且致敏性较低,适合大多数犬食用;需注意避免选择玉米、小麦等,部分犬可能对其过敏,引发皮肤瘙痒、腹泻等症状。
• 薯类与果蔬:红薯、南瓜、胡萝卜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不仅能提供能量,还能促进肠道健康,可蒸熟后切碎添加到犬的食物中;西兰花、菠菜等蔬菜也可少量喂食,但需煮熟,避免生食导致消化不良。
预混料是由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酶制剂、益生菌等多种微量成分组成的复合体系,虽在犬日粮中的添加量少,但对犬的代谢调节、健康维护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犬营养均衡的关键保障。营养快见富含14种维生素,7种微量元素,多种酶制剂、平衡氨基酸可以满足犬猫繁殖需要。
维生素参与犬体内众多代谢过程,虽需求量少,但缺乏会引发多种疾病,根据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1. 脂溶性维生素(A、D、E、K)
◦ 维生素 A:主要功能是保护犬的视力健康,预防夜盲症,同时促进上皮组织生长与修复,维持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犬可通过食用胡萝卜、西兰花等植物性食物,将其中的 β- 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 A,无需额外补充动物源维生素 A。
◦ 维生素 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与利用,对犬的骨骼和牙齿发育至关重要,缺乏会导致佝偻病(幼犬)或骨质疏松(成年犬)。犬可通过每天 15-30 分钟的阳光照射,让皮肤合成维生素 D,日常饮食中预混料补充少量即可满足需求。
◦ 维生素 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还能增强犬的免疫力。预混料中会添加适量维生素 E,也可通过食用鱼油、坚果(少量,避免中毒)等食物获取。
◦ 维生素 K: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缺乏会导致犬凝血功能障碍,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犬肠道菌群可合成部分维生素 K,预混料中补充少量即可,一般不易缺乏。
1. 水溶性维生素(B 族、C)
◦ B 族维生素:包含多种类型(如 B1、B2、B12 等),主要参与能量转化和物质代谢过程,对犬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健康有益,缺乏会导致口腔溃疡、贫血、神经症状(如抽搐)等。犬肠道菌群可合成部分 B 族维生素(如 B12),预混料中补充基础量即可,也可通过动物内脏、肉类等食物获取。
◦ 维生素 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犬的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帮助伤口愈合。犬自身可合成足量的维生素 C,日常无需预混料额外补充,但在应激期(如生病、搬家、换粮),机体对维生素 C 的需求增加,可适当添加,预防氧化损伤。
微量元素(钙、磷、铁、锌、硒等)虽仅占犬体重的 0.01% 以下,但参与骨骼构成、血液生成、酶活性调节等关键生理过程,对犬的健康至关重要。
1. 核心微量元素及功能
◦ 钙与磷:是构成犬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二者比例失衡会引发严重的骨骼疾病,如幼犬佝偻病、成年犬骨质疏松。成年犬钙磷比例需维持在 1.2:1-1.4:1,幼犬和妊娠 / 哺乳母犬对钙磷需求更高,比例可调整为 1.5:1,确保骨骼正常发育。
◦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氧气运输,缺乏会导致犬贫血,表现为精神萎靡、毛发苍白、食欲不振。犬可通过食用肉类(如牛肉、羊肉)、动物肝脏等食物获取铁元素,预混料中也会添加适量铁,满足需求。
◦ 锌:参与犬体内多种酶的合成与激活,对皮肤健康、伤口愈合及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缺乏会导致皮肤炎症、脱毛、生长迟缓。肉类、坚果(少量)等食物中含有锌,预混料会根据犬的需求添加,确保摄入充足。
◦ 硒: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同时参与甲状腺激素代谢,维持犬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会导致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预混料中会添加适量硒,一般无需额外补充,过量则可能导致中毒。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犬体内无法合成的氨基酸被称为 “必需氨基酸”,共 10 种(如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等),必须通过食物或预混料补充,确保蛋白质合成的完整性。
1. 核心作用
◦ 弥补日粮不足:基础日粮中可能存在某些氨基酸含量较低的情况(如植物蛋白中赖氨酸含量相对较低),预混料中添加对应的必需氨基酸,可弥补这一缺陷,保证氨基酸种类齐全,提升蛋白质利用率。
◦ 特殊阶段强化:老年犬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易出现肌肉流失,补充亮氨酸可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减少肌肉损耗;幼犬生长发育快,补充蛋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可满足快速生长的需求,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
1. 酶制剂: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其核心功能是帮助犬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尤其适用于消化功能较弱的犬:
◦ 幼犬: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消化酶分泌不足,添加酶制剂可减轻肠道消化负担,避免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 老年犬:消化酶分泌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酶制剂能促进食物分解,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率,保证机体获得充足营养。
1. 益生菌:以乳酸菌、双歧杆菌等为主,可调节犬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环境,具体作用如下:
◦ 维持菌群平衡: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生长繁殖,增加有益菌数量,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 改善消化功能:益生菌可发酵肠道内的膳食纤维,产生有机酸,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腹泻;同时,还能帮助消化乳糖,缓解部分犬的乳糖不耐受症状。
◦ 应激期保护:在犬换粮、搬家、生病、接种疫苗等应激情况下,肠道菌群易紊乱,补充益生菌可帮助恢复菌群平衡,增强犬的抵抗力。
◦ 使用注意:益生菌为活菌制剂,喂食时需与抗生素间隔 2 小时以上,避免抗生素杀死益生菌,影响效果。
水是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占体重的 50%-70%,参与所有生理代谢过程,对犬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缺水比缺食更危险,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1. 代谢参与:水是犬体内各种代谢反应的介质,参与营养物质的溶解、运输与吸收,以及废物(如尿液、粪便)的排出,维持机体正常的物质循环。
2. 体温调节:犬主要通过呼吸和皮肤散热,炎热天气或剧烈运动后,犬会通过喘气排出体内热量,而水的蒸发能有效带走热量,维持体温稳定,避免中暑。
3. 器官保护:水可润滑关节,减少关节摩擦,保护关节健康;同时,还能缓冲外界冲击,保护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免受损伤。
犬的饮水量受年龄、活动量、环境温度、饮食结构等因素影响,具体需求如下:
• 成年犬:在正常环境下,每日每公斤体重需 50-100ml 水;若环境温度升高(如夏季)或活动量增加(如外出奔跑),饮水量需加倍,可达 150ml/kg,以补充水分流失。
• 幼犬: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饮水量相对较高,每日每公斤体重需 100-150ml 水,确保机体正常代谢。
• 特殊阶段:妊娠 / 哺乳母犬需为胎儿发育和乳汁分泌提供水分,饮水量需比平时增加 50%-100%;生病(如发烧、腹泻)的犬会因水分流失增加,也需增加饮水量,避免脱水。
• 饮食结构影响:若犬主要喂食湿粮(含水量 70% 以上),饮水量可适当减少;若喂食干粮(含水量 10%-15%),则需增加饮水量,因为干粮吸水性强,易导致机体缺水。
1. 持续供应清洁水:确保犬随时能饮用到新鲜、清洁的水,每天更换 2-3 次,清洗水盆,避免细菌滋生;水盆可放置在犬活动频繁、安静且易接触的位置,方便犬随时饮水。
2. 特殊情况补水:外出活动时,携带便携式水壶和水盆,每隔 30 分钟左右给犬补水一次,尤其在炎热天气或剧烈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预防中暑。
3. 提升饮水意愿:对于不爱喝水的犬,可在水中添加少量无盐肉汤(如鸡肉汤、牛肉汤),增加水的适口性,吸引犬饮水;也可使用自动饮水器,流动的水可能更能引起犬的兴趣。
犬的营养需求需围绕 “适配生理阶段、均衡营养搭配” 展开,具体原则如下:
1. 按需调整饮食:根据犬的年龄(幼犬、成年犬、老年犬)、生理阶段(妊娠、哺乳)、活动量等因素,调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比例和摄入量,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
2. 优先选择优质日粮:建议选择符合国家标准(GB/T 31216-2014《全价宠物食品 犬粮》)的全价犬粮,这类犬粮经过科学配比,能提供犬所需的各类营养素,确保营养均衡;特殊阶段(如老年、患病)可选择对应阶段的处方粮,针对性补充营养。
3. 避免盲目喂食:不建议长期喂食人类食物,人类食物多高盐、高糖、高油,易导致犬肾脏损伤、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同时,避免单一食材喂食,以防营养失衡,影响犬的健康。
4. 关注健康状态:定期观察犬的体重、精神状态、粪便情况、皮肤毛发状态等,若出现体重异常、精神萎靡、腹泻便秘、皮肤瘙痒脱毛等问题,可能是营养失衡或疾病导致,需及时调整饮食,必要时咨询兽医或宠物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发布于:辽宁省可靠股票配资公司,头牛网配资,优羊二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