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诗人贡性之写过一首《题梅》,篇幅不长,字句也不晦涩,初读是咏梅,细品却满是做人做事的通透道理,像老友在耳边轻声提点,越品越有滋味。
《题梅》
元·贡性
平生心事许谁知,不是梅花不赋诗。
莫向西湖踏残雪,东风多在向阳枝。
“平生心事许谁知,不是梅花不赋诗”,这两句读来先有几分共鸣 —— 人这一辈子,心里总揣着些心事,有的想找人说,可翻遍通讯录也没找到合适的人;有的藏在心底,连自己都快忘了。
贡性之也如此,他说自己的心事没几人能懂,所以不是梅花,他便不写诗。
这不是故作清高,而是 “懂” 的珍贵。
梅花为什么能懂他?寒冬里,百花都躲着冷意,唯有梅花敢迎着风雪开,不与春日繁花争艳,不随季节流转而轻易改变。
它的耐寒、高洁,它的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恰与诗人心里的坚守合得上拍。
就像有的人,不喜欢凑热闹,不轻易为了迎合别人改变自己,只愿和品性相投的人交心,只愿为真正认可的事投入心力。
贡性之对着梅花赋诗,其实是在跟懂自己的 “知己” 倾诉,这份不将就、不敷衍,是对自己本心的守护 —— 不因为没人懂就随便找人倾诉,不因为要写诗就随便找个题材,守住心里的那点执着,才不算辜负自己。
“莫向西湖踏残雪,东风多在向阳枝”,这两句里藏着更实在的劝诫。
西湖的雪本是极美的,可 “残雪” 就不一样了 —— 雪化得七零八落,沾着泥土,没了当初的洁白,也没了那份清冷的生机,踩上去只剩一片狼藉。
诗人说别去踏这样的残雪,不是不让人赏景,而是劝人别执着于那些 “过去了的、没了生机的事”。
图片
生活里总有这样的时刻:比如为错过的机会耿耿于怀,为一段结束的关系反复纠结,为早已过时的想法不肯放手。
可这些就像西湖的残雪,再怎么在意,也回不到当初的样子,反而会让自己陷在负面的情绪里,看不到眼前的光亮。
“东风多在向阳枝”,恰恰是给人指了条明路。
东风是暖的,是吹醒春天的风,带着生机和希望;向阳的树枝,能晒到太阳,透着暖意,所以东风总愿意停在这些地方。
这是在告诉我们,要多把目光放在有希望、有生机的地方。遇到难处时,别总盯着眼前的糟心事,想想那些能让自己心里暖起来的事 。
可能是一个小小的目标,可能是身边人的一句鼓励,可能是新出现的一个机会。
就像冬天再冷,只要朝着向阳的地方走,总能感受到暖意;日子再难,只要盯着有希望的方向,总能找到往前走的力气。
贡性之的《题梅》,写的是梅花,说的却是人生。
这些道理,放在今天也一样管用 —— 不随波逐流,不困于过去,守住真心,望向希望,日子自然就能过得通透、踏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可靠股票配资公司,头牛网配资,优羊二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