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放眼整个七月,很多人都在翘首以待今年养老金到底怎么涨?等了这么久,这份和我们每一位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调整通知,终于还是官宣了。说实话,每年一进夏天,我们家的茶几、微信群、楼下凉椅子上的话题,基本都被养老金刷屏。身为一个经常帮父母跑腿办事的普通市民,我对这事的关心,恐怕比我爸妈都明显。——这关乎咱家里的生活底气呀!
这回的调整方案,老实说,比去年晚来那么一丢丢,但还好,依旧赶在7月底前尘埃落定。按照这几年公安、医保、社保窗口的熟练程度,效率是看得见地提升。今年调整方案确定是从1月1日算起,针对截至去年底已经正式退休、按月领钱的老人们,给出的增长幅度是2%。很多人都心里嘀咕,2%是不是有点低?这也算是疫情后国家在兼顾经济基本面的情况下,把握平稳增长的一个判断吧。
关于怎么涨,听老妈跟她牌搭子的小姐妹各种分析,网上也不乏争论声。统一模式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到底谁涨得更多?为啥咱爸一个国企老同志跟张姨这个老机关干部,明明养老金类似,最后每年涨的钱却总是细微有别?我查了查,今年的主心骨还是“定额+挂钩+适当倾斜”老三招,一碗水尽量端平,但总有些微妙的不同。
第一档定额调整,直白说就是“人人有份,均享红利”。退休后,原本缴费年限、工资高低、岗位差异都已算在原始养老金里了,现在这块就是公平发糖,跟单位、身份没啥关系。这部分根据各地经济状况和过往惯例,大多数省份2024年的标准在25-35元左右浮动。考虑到今年调幅降到2%,估计大部分省市的基础加发也就在20元上下。别小看这二十多块,一家老两口攒上一年,还能买两斤好牛肉呢!
第二招挂钩调整,其实是细水长流地奖励那些“贡献多、岗龄长”的老同志。按理说,企业跟机关事业单位的计发规则是类似的,不过大省如江苏、山东、吉林,往往设个阶梯,工作年头拉得越长,每年增发标准也更高;有的地方就干脆一刀切,比如河北、河南、上海,每满一年就往养老金里加1元,不足一年也按一年算。企业工人一般在岗年限更长,嘀咕着涨得也要比机关里同龄人多那么一星半点。
再看与养老金本身挂钩的部分,缩小点观察,今年多是按照上年底个人养老金0.6%-0.7%来加。比如某人月领5000元,单从这块大约也就多30来块。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不算企业职业年金、冬季补贴之类的额外加给,仅仅是主体养老金的比例。以我家那点钱来说,这一笔,虽不能说雪中送炭,倒也算添把柴火吧。
第三类适当倾斜,大多照顾高龄和艰苦地区老人。年纪满70的老人家加的钱会多些,少数前瞻性地区像北京、浙江,65岁便开始照顾高龄群体,给老人们多一点温暖。再看边远地区,按照国家区划分级,机关事业单位扎堆的地方反倒受惠更多。
最后算总账,你手里的养老金要涨多少,还真得看三件事你的工作年限、你退休时的待遇基数、还有你所在的省份政策细节。如今退休金的增长已不再“机关企业泾渭分明”,而是完全一碗水端平的统一调整体系。身份已无所谓,差异埋在那些“你付出多少、攒了多久”里。不知道大家伙怎么是不是有点“不求大富贵,但求细水长流”的韵味?
其实我有个小设想,国家在调整进度不断提速的如果能让调整环节的信息更及时透明点,或者为基层老人开通绿色通道,是不是更贴心?你家的长辈养老金到账了吗?涨了多少?对比下来,今年你满意吗?大家可以评论区说说自己的看法~
可靠股票配资公司,头牛网配资,优羊二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